×
返回列表
垃圾发电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高潮


“垃圾发电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最佳的,高效、快捷、无害化的垃圾处理方式。”在4月19日举办的“2019-POWERCEC第九届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发展论坛暨固废处理技术交流会”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热电专委会委员陈耀东表示,在政策及市场的引导下,我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迅猛发展,并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靠拢。


“近年来,伴随焚烧技术日益完善,我国垃圾焚烧余热发电、供热实现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受到市场的欢迎。”山东省生物质直燃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盖东飞说。


不过,业内专家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垃圾发电行业依然面临发展不平衡、热能转换效率低等的问题,亟待改造升级。对此,业内专家、企业代表在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发展势头良好


地市级资源基本瓜分完毕


“垃圾发电已经成为我国垃圾处理事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陈耀东讲道,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度推进,我国在政策层面对垃圾发电提出了详细的规划布局。例如,《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明确,“十三五”期间,在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布局529个垃圾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022万千瓦。“从宏观总体而言,垃圾发电成为我国垃圾处理的一种主流方式。”有业内专家表示。不仅如此,“据统计,当前,垃圾发电单位投资约40~50万元/吨,工程建设周期约14~16个月,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达10%以上,商业模式清晰,外加有政策支持,呈现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受到市场的欢迎。”盖东飞说。


“全国垃圾发电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即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高潮。”对此,陈耀东、盖东飞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海云的观点不谋而合。徐海云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国内建成并投运的生活垃圾发电厂约364座,总处理能力为37.0万吨/日,总装机约为7780兆瓦。“其中,去年1~6月国内新增垃圾发电项目数量约50个,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5.7万吨/天。”盖东飞进一步分析指出,这些新签约项目主要位于以山东、浙江为代表的华东区域,以河南、湖北为代表的华中区域,以贵州为代表的西南区域,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区域,以陕西为代表的西北区域,且项目绝大部分位于三、四线城市,县一级项目占比较大。“目前,垃圾发电地市一级的资源已经基本瓜分完毕,将主要开发人口在60万人以上的县市。预计有3~5年的开发窗口期,项目特许经营权竞争将愈演愈烈。”


不平衡不合理


亟待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垃圾发电产业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657座地市级城市年产垃圾2.1亿吨,现有垃圾发电厂的垃圾焚烧量只占总垃圾量的25%,且电厂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大中型城市,发展很不平衡。”陈耀东总结说,当前,国内大部分垃圾发电厂采用中温中压参数的小火电发电方式,配置不合理,设施挡次低,热能转换效率低——不足25%,生产成本年年高涨,经济效益差。较早投产的垃圾发电厂,排放达不到环保新标准的要求,亟需改造升级。一些地方政府依然采用的低价格中标的BOT运作方式应当废除,要实现按一定挡次的造价来招标,加大政府投入,管好垃圾分类,提高垃圾热值及发电收益。


“影响垃圾发电项目内部收益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总投资、电价、年利用小时数。”盖东飞认为,增加垃圾处理规模、电厂年运行小时数,提高垃圾热值、增加垃圾补贴是提升经济效益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然而,要想进一步提升效益则需要降低建设投资和运维成本。“一方面优选有一定人口规模、垃圾收转体系健全、可取得特许经营权的城市建设项目。同时优化设计,充分调研、合理确定项目规模,减少征租地费用,努力实现项目扩建、预留与城市中远期规划发展相符,以降低初投资。另一方面,作为民生工程,要争取更优惠的融资,并不断提升设备国产化、垃圾分类水平,提高垃圾焚烧质量,减少运维成本。”



“垃圾发电要实现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还有赖实现清洁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协同。”王文侠从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高度提出,将废弃的余能综合利用,实现“无废+清洁+创新”发展,是包括垃圾发电在内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例如,通过“热电联产项目+垃圾发电厂”,实现多项目协同,将低价电量用于其他项目厂自用电;通过在垃圾电厂空闲区域建设分布式风电,实现闲置的立体空间综合利用等。


“特别是,新建项目应当借鉴煤电升级改造的成熟经验,实现‘清洁化、高效化、信息化、燃料化、智能化’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力争建成具有一流外观设计的花园工厂,成为城市的金牌名片、 旅游的特色景点。”陈耀东建议。


本文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上一篇国网发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9电力行动计划 返回列表 下一篇春辞旧岁,龙携好运